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西瓜因喷膨大剂而爆炸、黄瓜靠激素扮嫩、猪肉用瘦肉精提高品质、牛奶通过三聚氰胺增加蛋白含量……食品安全问题从没间断。食品不健康也就罢了,至少卫生吧,如果不卫生,至少做到无毒无害吧。当底线被一次次突破时,老百姓的安全感也在一点点丧失。民以食为天,食以安为先。在中国,民如何以食为天?

安全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。孟德斯鸠在《论法的精神》中讲到,人的安全乃是至高无上的法律。英国哲学家边沁也把安全提到法律目标之首。而食品安全应当是社会安全的底线,是老百姓们最基本的需求。虽然很早就被重视,可为什么食品安全事件仍然此起彼伏?

行业:利益链后的潜规则

近年来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有一个共性——各环节间形成了完整的非法利益链条,这个链条贯穿在“从农场到餐桌”的整个过程。如果仅仅是一个环节出现漏洞,容易有的放矢,但如果是整个链条都出现了问题,因为覆盖面广又盘根错节,则成为棘手难题。

比如,在不久前的双汇“瘦肉精”事件中,利益链条的起点是“瘦肉精”制造商,通过养殖户、经纪人、采购员、检疫防疫、票证等环节,最终落足肉类加工企业。这么长的利益链条,深究下去足以毁掉一个行业。行业又怎能被毁?中国还有13亿人口需要进食。一边是老百姓的食品安全,一边是“大局观”,两难之下就形成了“你知我知消费者不知”的行业潜规则。

企业:规模比质量更紧迫

如果说地沟油很难查处,因为据点隐藏很深,遍布很广,每个地沟油制造商都善于把游击战术发挥极致,那么像双汇、三鹿这样的大企业总是时刻在法眼凝视之下的吧?为何免检产品还依然不安全?

知名食品企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,原因在于企业总是想着“做大”,过于偏重规模扩张,忽视对产业链条,特别是上游原料环节的控制,给食品安全事件留下隐患。

比如,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双汇集团,年屠宰生猪达1500万头,年产肉制品100多万吨,在高温肉制品行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%。在规模扩张中,双汇自建猪场的生猪供应跟不上,只能在各地收购生猪,而各地生猪的质量参差不齐,特别是从中小养殖场收购生猪,质量难以把控,最终导致“瘦肉精”事件的出现。

政府:法律不执行和多头监管

法律的尊严是执行出来的,而不是制定出来的。如果执法不够严格,再完美的法律也不能起到应有的规范作用。在施行监管时,有些地方政府部门碍于税收、人情、社会影响的考虑,倾向于“淡化处理”或“内部处理”,为企业隐瞒食品安全信息。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,而且助纣为虐,损害行业风气。

除了执法力度不够,多头监管也是问题。据了解,我国食品生产流通属于“分段管理”,食品管理涉及到7部法律和8个部门。多头监管看似威严壮观,但却容易导致责任不明,沟通不畅,导致监管成本高昂,监管效率低下。因此,有人说,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问题,本质上说是‘龙多不治水’。

社会:维权成本太高

在中国,食品安全问题总是由媒体率先曝光,曝光后才发现其实并非个案,很多受害人都在“忍气吞声”中,只是他们都主动或者被动的选择了缄默。为何?一来不知如何维权,没有便利的司法服务,投诉无门;二来维权成本太高,花钱花力还不一定能打赢官司,从经济角度往往得不偿失。如此,必然影响消费者维权的积极性,大家都抱着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”的心态,于是产生了对权利的集体漠视。

中国人对于损害自己的行为总是有巨大的忍耐力,其忍耐力和其免疫力一样,在一次次的伤害后变得强大而无与伦比。但是,当看到人家吃着有机的特供食品,自己却嚼着垃圾变身的东西时,心情还能平静吗?

食品污染的真正原因是人心污染,贪图利益而放弃原则正是流通的思维方式。食品行业的问题是中国当下投机风气的体现——各行各业都抱着“微投入、高回报”的目标,都在玩短线投机,由此才会有造假食物、豆腐渣工程,才有论文抄袭,才有房价泡沫。如果此风气不改,势必会影响民生安康、发展进程、损坏中国的国际形象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田李蓓

田李蓓

3篇文章 12年前更新

人大新闻系本科,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硕士。

文章
  • 个人分类
全部文章 3篇
  • 文章归档
2011年 3篇